2005年的春天,鲜花依然绚丽。不过,对于浙江杭叉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礼敏来说,那满目春色并没有让他郁闷的心情有多少舒缓。因为,今年以来,接二连三收到的钢材涨价通知书始终揪扯着他的神经。"仅仅是今年钢价就上涨了30%,杭叉一年约耗钢3万吨,如果价格照这样涨下去,那我们企业所面临的就不仅仅是利润将被截去大半的问题了。"赵礼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地说。
应该说,作为行业的领先者,杭叉已经算是幸运了。他们还有机会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尽量减轻钢材涨价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对于那些实力薄弱的中小企业来说,恐怕只能用挣扎来形容此时的境况了。
据悉,由于原材料价格的暴涨以及供应短缺,变压器行业中近半数的生产企业已进入"冬眠"状态。
有分析人士认为,此番原材料价格的整体、持续、大幅上扬有着复杂而深刻的背景。但对于钢铁产业下游的相关企业而言,关注市场的价格变动以及走势比关注背景要现实得多。那么,我们不妨先从近期媒体上纷繁的信息中选取几条来感受其中的含义:
一、国际铁矿石供应商仍在试图推高铁矿石价格。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总裁罗热·阿格内利日前在圣保罗表示,2006年铁矿石价格将会继续上涨。
二、据权威部门预测:二季度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
三、国内钢铁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据此,似乎可以做出这样一种判断:尽管从3月底开始,钢材价格开始持续下跌,但期望近阶段钢材价格大幅回落是困难的。如果这种结论成立,那么,对于装备制造业又意味着什么呢?
艰难的选择
对于一些大型钢铁企业而言,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以及提高产品价格将增加的成本向下游产业转移并不困难,而下游产业似乎只需将这个"接力棒"继续传递就可以摆脱困境。不过,问题显然并不这么简单。
据江苏英田集团副总经理李晓东介绍,近期,一些国内汽车生产企业陆续上调了产品售价,上调幅度约为6~10个百分点。此外,部分家电企业也声称将上调产品价格。尽管,这种已经实施或者将要实施的价格调整将会部分减轻企业成本增加的压力,但终端用户对产品价格上涨的持续承受力是很让人担心的。有专家分析,进入3月以来部分机械产品需求量猛增的原因就含有涨价预期中提前消费的因素。
而对于许多行业和企业来说,激烈的市场竞争几乎封杀了产品价格上涨的空间。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的确正面临着经营能力的严峻考验。
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能像奇瑞公司那样,以每辆3.7万美元的价格将"东方之子"销往叙利亚(前提是同时能取得足以笑出声的单台利润和出口数量)。
此外,以扩大规模来降低成本。但如果只能通过价格战的方式来赢得一些市场份额的话,那其中所包含的风险或许比钢价上涨更可怕。
如果说在产品同质化、技术无差异的现实中创新只能算是一种"远水"的话,那么,科尔尼咨询(上海)公司副总裁孙健"现在必须要把经营的有效性和效率放在重要的位置"的见解总是有道理的。
自然的淘汰
在记者接触的企业中,特别是一些行业的领先者和强势企业尽管对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也颇多微辞,但都有"要牺牲还轮不到我们"的心态。而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冲击最严重的中小企业,为求生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据悉,浙江永康的一些中小型汽车配件企业已开始采用偷工减料即以低质量材料替代优质材料的方式降低成本。不过,当一些龙头企业或强势企业正在通过战略性竞争手段淘汰竞争对手的当口,原材料价格上涨这种自然因素或许会加速这种淘汰的进程。
用眼下最流行的话说,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必将加速行业的重新洗牌和重组,无论是大鱼吃小鱼抑或是蛇吞象。
催生新基因
或许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是中国重化工业要取得长足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事情。那么,装备制造业企业要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显然有必要改变一些以往习惯的生存方式和经营方式。
在日前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上,一些国内机床企业就推出了一批在性价比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据称,这些产品也得到了许多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以及外商独资企业的认可和批量订货。不过,只有当这些产品的全部而不仅仅是"床身"能为企业或者是系统带来高附加值时,骄傲和自豪才会显得更有意义。
如果企业能够不断通过各种创新方式在体内催生出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新基因,那么,在这轮原材料涨价中获益的就不仅仅是像宝钢这样的"巨无霸"了。